战略实施方案(2020-2025)》的通知关于印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乡村振兴
各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0-2025)》已经2020年3月5日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
2020年3月18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0-2025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等相关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学校肩负的“强农兴农”使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贡献“西农智慧”和“西农力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统领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作。以科技创新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以绿色发展研究服务乡村生态宜居,以先进文化建设涵养乡风文明,以乡村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资政治理有效,以现代职业农民培养实现生活富裕。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全面落实“12345”发展思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学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效果,助推杨凌“三区三高地”建设,引领旱区“三农”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打造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对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目标,学校学科竞争力、科技创新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区域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集成一批因地制宜的综合适用技术,建成若干整县(乡、村)科技示范样板,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学校主要办学指标位居同类高校前列,旱区农业和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国内领先,社会服务工作在全国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与“五大发展理念”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探索建立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二)坚持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将知农爱农、强农为农的人才培养落在“三农”的广阔天地上。构建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三)坚持与服务区域“三农”发展相结合。按照国家赋予我校的使命,有效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人才优势,优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提升科技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对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引领能力。
(四)坚持与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相结合。紧密依靠学校“双一流”重点学科群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服务工作,为学科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成果、平台、样板和案例支撑。
(五)坚持全面服务与试点先行相结合。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有效发挥学校的科技、人才、平台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咨询、规划指导和人才支持。按照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推进的思路,在理论创新、模式凝练的同时,试点建立一批县、镇、村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校内资源,构建有利于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体制机制
1.做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按照学校《关于深化校内科技推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升级版”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学校科技推广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办公室、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综合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扶贫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的职能,做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其打造成学校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平台。(人事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办公室、科技推广处)
2.做实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意见,有效发挥“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职能,加快推进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实质性运行。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设置若干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研究与推广机构,依托各地市农科所(院)建立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地市分院。统筹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工作,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推广处、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综合办公室、人事处、发展改革处)
3.构建多元协同机制。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岗位聘任、职称评审、津贴发放、考核评价、表彰奖励等方面出台激励保障政策,构建有利于统筹全校资源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的内部协同机制。深化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务实合作,在政策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为协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保障。(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4.加快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调整优化现有学科专业布局,重构涉农学科专业结构,推进“3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体现新农科内涵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体现农科特色“金专”“金课”和“高地”。依托秦岭和黄土高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建成一批“大国三农”系列通识课程。(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
5.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设立“乡村振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从招生方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组建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强化实践锻炼,为乡村振兴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
6.打造基层“一懂两爱”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等平台优势,实施“百千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程”,按照“聚焦乡村、精准到户、产业引导、技能扶助、培训带动、体现公益”的原则,面向百县、千乡、万村遴选百名专家教授、选择百项农业特色产业、携手千名农技人员、千名致富带头人、指导和培训万名农业农村人才。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农业农村人才培训标准体系,探索与政府、企业合作协同机制,引领农业农村人才培训,打造农业农村人才培训标杆,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成人教育学院、科技推广处)
7.完善产学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动按县域、乡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着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链、农业产业链、科技推广链的精准对接。以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为抓手,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及校地融合发展,培育新农科学科专业增长点,构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新形态,为新农科建设提供“西农实践”。扎实推进场站教学功能提升工程,重点建设10个左右国家级农林产教融合示范基地、40个左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场站管理中心)
(三)加强研究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成果支撑
8.加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种业自主创新,在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动物生物技术、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等学科领域,形成一批研究高地,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
9.集成实用新优技术成果。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发挥学校优势,围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绿色发展,重点在优质高产品种、轻简化技术、药肥水减控、精深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和应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推广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四)推动“西农模式”升级,支撑引领乡村产业兴旺
10.推动多元协同推广体系建立。全面提升我校大学科技推广模式,重点建设10个左右功能完备的核心试验示范站,10个左右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产业研究院,逐步建立以试验示范站(产业研究院)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服务综合平台,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融合贯通。深入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多元联动、全产业链贯通的农业科技推广协同机制,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引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能力。(科技推广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11.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样板。强化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整建制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成果,校地、校企合作,按照“一个规划、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个品牌、一套机制”的“六个一”标准,建立乡村振兴县级综合试验区1-2个,乡镇级示范样板5-10个,村级示范样板30-50个。发挥大学科技、人才优势,促进县、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学校整区域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样板。(科技推广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12. 构建服务乡村振兴信息化平台。深化与阿里、华为、腾讯等信息化领军企业的全面合作,建立集专家在线服务、“三农”政策咨询、科技成果推介、市场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教育普及,提升农民的数字化素养,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中的全面应用,为智慧乡村建设提供实时、快捷、精准信息服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科技推广处)
(五)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实施
13.决胜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略。按照国家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工作要求,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强化学校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科技、人才支撑力度,建立一批高质量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和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为主的专家团队,持续推进“三团一队”扶贫模式,确保科技扶贫专家数量不减,适宜新优品种推广质量不减,适用配套技术集成能力不减,产业科技培训力度不减,持续增强贫困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能力,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扶贫工作办公室)
14.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产业科技服务,探索科技扶贫高质量稳定长效机制,把脱贫后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持续支撑放在重要位置,实现群众依靠产业长期稳定脱贫。发挥大学优势,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探索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西农力量”。(扶贫工作办公室)
(六)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5.加强“三农”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以陕西自贸区杨凌片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广泛学习借鉴国际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消化吸收和示范应用。依托国际农业科技重大平台(项目),提升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国际学院)
16.助力农业走出去战略。做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持续做好丝路沿线国家试验示范园建设,加强与境外中资农业企业产教合作,探索在中亚地区建造“国际粮仓”。(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科技推广处、国际学院)
(七)建设智库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17.做优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聚集校内外人才和科技资源,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若干研究机构,聚焦乡村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承接研究课题,发挥“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作用,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三农”问题的研究平台、乡村治理经验模式的推广平台,政府决策咨询与政策制定的智库,助力学校乡村振兴服务能力总体提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18.建设“三农”问题固定观测点。发挥学校的区域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推广平台优势,建立一批“三农”问题固定观测点,对不同生态类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乡村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摸清底数,总结凝练乡村主要类型与特征,梳理研究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范例。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为政府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发展改革处、“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成人教育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办公室、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场站管理中心等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校内资源力量,为深入持续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大经费投入
统筹学校科研、推广、教学等相关经费,每年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支持方案实施。
有效发挥学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平台作用,积极争取承接国家和地方政府项目与任务,同时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学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服务工作。
(三)加强总结宣传
定期编制发布《中国旱区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报告》,为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指导。利用杨凌农高会品牌优势,每年同期举办“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通过主旨演讲、高峰对话、成果发布等活动,深入交流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新问题、新举措、新模式、新成果,唱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西农声音”。
在校园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和形式跟踪报道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动态和取得的成绩,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典型案例。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舆论正能量。加强与中省主流媒体的联系沟通,通过组织策划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典型报道、活动报道等,系统介绍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的重要经验和亮点,充分展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西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