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百果之王’美誉的樱桃,在陕西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真正形成规模种植却只有十几年时间。”
“在我国众多的水果产业之中,樱桃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现已逐步成为继苹果、猕猴桃之后的第三大水果产业。”
……
8月5日上午,伴随着陕西樱桃产业首席科学家、我校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宇良教授娓娓道来的精彩讲述,来自外语系的90余名本科生先后走进周至试验站樱桃园、樱桃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观摩学习,近距离了解、感知樱桃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认知课程。
“众所周知,樱桃好吃树难栽。选育新品种、缩短樱桃挂果周期、有效防治根癌病,是推广栽植,发展樱桃产业的关键。”在田间地头,蔡宇良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周至樱桃试验站的建设发展历程,结合自己从苹果科研转攻樱桃栽培的实践经历,和在樱桃种质资源引进、品种选育与栽培试验、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等领域取得的卓著成果,向学生们科普讲授了从良种筛选引进、果树栽培、砧木嫁接、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研发等方面知识,着重就樱桃产业发展、国际化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分析。
在樱桃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蔡宇良教授和试验站职工李平科老师引导学生们参观樱桃酒生产线,认识酿造工艺流程,品鉴试验站开发研制的国内首例樱桃红酒。听了老师们的专业讲解,学生们纷纷感慨,“原来小樱桃也能够做大文章”,一个个积极发问,与老师们深入探讨樱桃果汁、果干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国际化合作的深度拓展融合。
参加认知实习的外语系学生张小雯说,“今天的参观了解为我们外语学习者的日后发展和职业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深入开展国际化合作,实现樱桃进口转出口的转变,外语可以在国际先进技术交流合作中发挥良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外语系学生尹嘉润表示,“今天是被蔡宇良教授‘圈粉’的一天,也伴随着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外语与农业的结合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有待于我们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与发掘。”
带领学生开展认知实习的外语系教研室主任杨晓峰表示,“外语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新农科和新文科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方向就是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在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外语专业应该积极拥抱和投入国家战略,探索个人成长新途径,服务世界发展大格局。”
在提供教科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开展涉农与非涉农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是周至试验站的工作重心之一。下一步,周至试验站将与驻站科研项目强强联合,整合科教资源优势,研判分析、补充完善教学实践课程各环节,致力于打造农林高校实践教学通识课程模板,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构建试验场站实践育人优势平台,助力学校本科人才培养。
实习学生和蔡宇良教授深入交流探讨
试验站职工李平科老师引导学生们参观樱桃酒生产线,认识酿造工艺流程
实习学生和蔡宇良教授深入交流探讨
外语系参加认知实习的师生和授课老师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