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首页» 新闻焦点» 【“稼穑杯”主题征文】年年丰禾 穗穗平安
 

【“稼穑杯”主题征文】年年丰禾 穗穗平安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11-01   |  浏览次数:

     

稻、菽、稷、麦、黍,是中华民族土地上传统的五谷,历史悠久。其中,小麦占据了人们一日三餐里的主食地位。中国的小麦在西周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经过改朝换代下几代人的迁移,小麦的种植逐渐遍及全中国。北方的面粉是用小麦制成的,经过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成了一道能上餐桌、填饱肚子的美味佳肴。“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劳动人民把握着二十四节气中的时令,紧跟着季节更替,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田里劳作。不抢时令,遵循着大自然最基本的规律,麦的种植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在某种程度上的和谐相处。几千年来,中国版图不断更新,山河依旧,季节更替,亘古不变的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当昭昭星河坠入山野,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之时,黄土地上闪着金色的光芒,劳动人民准备好秋收的工具,撸起袖子,丰收时刻来临。人们紧赶慢赶,要在立冬来临前,将粮食准备好,以度过悄然而至的寒冬。在我国陕西关中平原中部的一座小县城,那里的人们早已完成了夏收。

杨凌,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4000年前,中国最早的农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杨凌成为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土地较平坦,土壤肥沃,境内有渭河、漆水河等河流流经,属东亚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杨凌相对湿润的气候为这里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杨凌夏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一所坐落在杨凌地区的985、211的农业高校,也承载了这一优良传统。就小麦育种而言,西农的教授、研究员倾尽了心血,试验田里成熟的麦穗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等待着收割。每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随着曹新庄试验农场开镰收麦,斗口试验站收割机轰鸣响起,咸阳试验站、乾县试验站开始夏收,“夏收”工作全面展开。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述的忙碌收获景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基地上演。六月,“夏收如救火,虎口把食夺。”酷暑下,西农师生在田野、晒场上辛勤劳动。身旁的收割机、脱粒机发出轰鸣声,相得益彰。学生之间合作默契,有条不紊。手提米袋,弯腰捡起麦穗,专心地重复着拾起、放入的机械劳动。在他们手里的一株株麦穗,是许多教授日夜研究和开发的结晶。最辛苦的,当属研究作物育种的教授、研究生。忙碌一年,此刻就等待着收获好成果。尽管每一位劳作的师生们满脸汗水,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笑容。引人注目的还有第一次参加的大一本科生。相对于教授、研究生们的轻车熟路,作为新手,他们显得有些生疏。但经过旁边指导老师的讲解,他们也渐渐上手了,也都热火朝天地干着。男生们脸涨得通红,不时传来几声爽朗地笑声,女生们则将头发高高挽起,细心地挑拣麦穗。每个人都在体验劳动的艰辛,但也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夏收之于西农师生的意义,不止于收获。更多的,是引导广大师生践行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向师生们传达劳动的信念。但愿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收割麦穗的每一步流程,每个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劳动最光荣的精神,感悟到杨凌作为教嫁圣地孕育出的胸怀社稷、情系三农的朴素情感。

劳动,是流淌在中华儿女心中的优良传统,是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主题和信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商的尺寸之地,到今天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的双手寸土寸金的开拓。当西北地区荒凉的沙漠中出现了一道道筑起的绿色屏障,起到了阻止风沙侵入我国的华北地区的作用,在这背后,是种树人一步一个脚印地钻孔、育苗,是他们不顾风吹雨打、烈日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所换来的。他们的身影很渺小,但是他们投射在沙漠上的影子是非常伟大的。沧海桑田,日月变幻,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行动把中国变得更好。

当实验室里捷报传来,“西农979”“西农511”“普冰9949”等一系列优质高产小麦研发成功,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他们将农业与科技的力量结合起来,为小麦的高质量生产打上一层“坚固的外衣”。在这一切的背后,倾注了无数奋斗在试验田的教授们、研究人员等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以脚步丈量田野,他们把成果写在大地上。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杨凌的一代育种专家以“算黄以算割”的声音,不断用科学的精神,为天下苍生书写丰收传奇,在育种脉络中,始终流淌着对家国、百姓赤诚相待的血液。粮稳则国安,粮富则国强。那是一代代育种人最走心的回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小麦杂交之父赵洪璋52年的育种生涯,奉献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毛主席亲切称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麦济苍生的他被农民朋友们称为“赵劳模”。他曾深情地说:“人只有一条命,小麦就是我的命”;有“拼命三郎”之称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已有40多年的育种生涯,用两亩的试验田换了几亿亩的高产田。“西农979”填补了黄淮麦区早熟高产麦的空白。白花花的馒头印证了“粮安天下,吃饭为大”。……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仓廪实,天下安”。

因为他们,我们吃饱穿暖,那个吃不起粮食的日子成为了过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得以实现。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过:“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们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土地上,勤恳朴实,兢兢业业,毕生怀着“经国本,解民生”的理念,投入到他们所热爱的事业中。这种精神无时无刻地感染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虽然我们深爱的袁隆平院士已逝,但是他的精神,和许多农业科学家一样,早已与我们的血脉相连,毕生难忘。看到绿油油的水稻,金灿灿的麦穗,心里所想的,就是他们。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依然存在,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地洒向世界,并传授经验,为解决国家的困难,也向世界的难题交出一份答卷。正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万全所说:“向往星辰大海,不若喜看千重麦浪。”胸怀社稷,为国为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高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劳动这一话题正逐渐远离我们。很多家长只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他们该做的劳动被一手包办;艺人德艺缺失,不尊重老一辈艺术家的劳动,不背诵台词,大量使用替身等新闻,对这一行业进行着道德底线的冲击;人们看不起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清洁工,随处丢垃圾,不珍惜清洁工的劳动……种种现象引起人们强烈谴责,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沉思。

技术的发展并非人们不需要劳动的借口,个人素质的提高才是问题所在。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它支撑着我们走过一段段艰难的岁月,才得来今天的安宁和安定的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提倡劳动。要尊重劳动,正是由于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产品不断更新,我们才能解放双手,把精力投入到更需要我们钻研的领域。劳动是人的品格,它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我们不断地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我们不仅要成为思想上的巨人,更要努力成为行动上的巨人。每个行业都需要劳动,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劳动对当下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直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农业科学家精神?”他们衣着朴素,低调不张扬,没有像明星们那般光鲜靓丽,哗众取宠。他们拿着国家标准薪资,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事。他们像不与世相争的世外高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默默地耕耘着心中的一方土地。因为他们的世界不是金钱,是那片田野。他们的成就感不在与金钱的多少,而在与优质高产的农作物的研发是否成功,所在乎的我们是否吃饱了饭。在某一时刻,社会的价值观被劣质网红、主播误导了,他们却愿意花时间与青少年交流思想,到教育类性质的节目中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并语重心长地嘱咐:“要努力读书,用功读书,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努力把思想拉回正道,自主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引导人。他们具有大地所蕴涵的纯朴情怀,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国家,亲眼目睹过吃不饱饭的农民。但是,他们选择把这些苦难放在心上,与那些在政治机构里高昂着头高谈阔论所谓的治国的政客不同,他们选择弯下腰,走进田野,寻求治国之道。这是因为他们肩上扛起的是亿万民生。他们一生都在为事业而奋斗,为成长中的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思想,对社会高度负责,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对自己热爱的那一方土地爱得深沉。他们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农业科学家精神。

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敬业”,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尊重每一份职业的背后,就是我们尊重劳动。作为大学生和西农学生,我们不仅要牢记夏收的优良传统,更要吸取夏收带给我们的劳动最光荣的精神。尊重劳动,实践劳动,热爱劳动。牢记“诚朴勇毅”的校训,在劳动中培养我们坚毅、诚实的优秀品质,我们要把劳动精神发扬光大给社会。从“神舟一号”飞船到如今的“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五号”、“玉兔二号”月球探测车、“祝融号”火星车的成功返回以及“奋斗者号”潜水艇实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坐底等等一系列中国目前所取得的高科技成就,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更多的是让国人油然而生的自豪和骄傲,里面包含着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奋斗,其中的艰辛我们难以体会。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八年来,实现脱贫近1亿人,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回望来路,成绩举世瞩目。这是共产党人持续奋斗干出来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就是为了这个初心和承诺。在奋斗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希望。不计其数的科研人员、教授、专家在幕后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们的劳动无声却有力。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身上体现了让我们敬佩的工匠精神。

如今,无数的杨凌青年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走进广阔的田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牢筑国家粮仓贡献青春力量。我们的内心也要筑起一种工匠精神。这既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一种从业的追求;既是一种对自我的期许,也是对他人的承诺。我们要时刻怀揣着匠心,牢记农业科学家们的精神,在一段段重复的奋斗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消逝的光阴。


(校友 秦燕霖【水建学院水资2001级】)



友情链接:  教育部    |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

版权所有:场站管理处(场站服务中心)   地址:南校区原农科院子校办公楼   邮编:712100  

网站负责人:刘育生   网管员:张 赟   杨蓓蓓   电话:029-87082251   87082190

网站维护:艾特网络